龙8下载研究生2010-2019年论文发表
姓名 | 论文名称 | 刊物名称 | 发表时间 |
苏杰辉 | 从接受理论角度探讨《警察与赞美诗》中译本的词句巧译与段落重构 | 文化学刊 | 202004 |
陈晓瑾 | 两岸三地汽车商标名英汉翻译的功能视角研究 | 小说月刊 | 202003 |
吴思淇 | 木鱼书《花笺记》英译本的元功能比较研究 | 现代交际 | 202003 |
黄嘉乐 | 变异学视角下《我不是潘金莲》英译本的创造性叛逆 | 牡丹江大学学报 | 202003 |
黄嘉乐 | 绘本翻译研究探索---评《绘本的翻译--为儿童读者重塑视听言》 | 现代交际 | 202002 |
苏杰辉 | 电视剧《德伯家的苔丝》的叙述空间 | 现代交际 | 202002 |
周莹 | 文学作品的语料库检索分析--以小说《呼啸山庄》为例 | 现代交际 | 202002 |
詹彬敏 |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——以《麦琪的礼物为例》 | 文学教育 | 202002 |
吴亮亮 | 洪堡特语言思想对乔姆斯基“天赋假说”的影响 | 韶关学院学报 | 202001 |
陈芝敏 | 基于新视觉语法的英汉儿童绘本的叙事结构比较 |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| 201912 |
黎杏英 | 从网络语言看功能语言学的局限研究 |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| 201911 |
温晓燕 | 方位隐喻认知视域下儿童绘本的意义构建分析 |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| 201911 |
陈芝敏 | 国内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述评——基于2000-2018年的文献 |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| 201910 |
刘青 | 政体话语的隐喻翻译 |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| 201910 |
黄嘉乐 | 广州城市语言景观研究——以沙面历史建筑群公示语的英译为例 | 现代交际 | 201908 |
陈芝敏 | 英汉儿童绘本的叙事构建比较——基于新视觉语法 |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| 201908 |
吴思淇 | “第八才子书”《花笺记》说唱诗体的再叙事 | 现代语文 | 201907 |
倪锦铃 | 电商平台环境下产品描述的语篇策略研究——以美国亚马逊平台电器类产品为例 |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| 201906 |
陈芝敏 | 伽达默尔诠释学对阅读理解的启示 |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905 |
谢欣伦 | 音变研究对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的研究方法的影响 | 智富时代 | 201905 |
廖伟楠 | 翻译共性的三个特征 | 智富时代 | 201905 |
顾宇秀 | 文化自信视域下岭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| 智库时代 | 201901 |
陈能颖 | 日本俳句英译的问题和策略 | 东亚学术研究 | 201812 |
胡婷 | 《孤独的割麦女》的陌生化艺术解读 | 校园英语 | 201810 |
温晓燕 | 西方传统语言研究的回顾与思辨 | 嘉应学院学报 | 201809 |
王静 | 短篇小说《胎记》的语料库检索分析 | 青年文学家 | 201806 |
黄金剑 | 新语法学派对索绪尔思想的影响 |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| 201805 |
陈能颖 | Verse Drama, a Fusion of Poetry and Performance | Verge and Version | 201803 |
倪锦铃 | .从语域理论视角看海明威的“冰山原则”——以《一天的等待》为例 | 名作欣赏 | 201802 |
王静 | 系统功能语法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| 海外英语 | 201802 |
陈思一叶 | 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:认知派与社会文化派 | 小品文选刊 | 201704 |
曾绚昕 | 关系探析之语境理论与语篇分析——以艾玛·沃特森在联合国上关于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的演讲为例 |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702 |
罗蕾 | 戏剧《欲望号街车》的语气系统分析 | 成长 | 201612 |
魏小杰 | 秦观《鹊桥仙》三个英译本的经验功能分析 |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| 201612 |
陈兰香 | 政治语篇的批评性互文分析——以一则电视讲话为例 | 海外英语 | 201611 |
郭颖燕 | 从语言的心理机制中的记忆工作机制角度分析听力教学 | 教学研究 | 201610 |
林瑶 | 介入视角下Hilary Benn英国国会辩论语篇中的功能分析 | 海外英语 | 201608 |
张春燕,陈思一叶 | 多模态电子词典的互动意义构建——以IOS版《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(第5版)+》为例 |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607 |
林珺丽莎 | 词汇提取影响因素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| 教学研究 | 2016第51期 |
陈丽云 | 从人际功能视角看VOA经济类新闻的语篇特征 | 考试与评价(大学英语教研版) | 201606 |
洪雪芳 |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双关语翻译——以《哈姆雷特》中译本为例 | 北方文学 | 201605 |
陈丽云 | 歧义容忍度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| 韶关学院学报 | 201605 |
陈丽云 |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在英语句法教学中的可用性 | 语文学刊 | 201605 |
刘丽娟 | 意识形态对陶渊明诗人形象的操控 | 金田 | 201605 |
罗舒云 | 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| 智富时代 | 2016第13期 |
魏小杰 | 二语习得中影响母语迁移的非语言因素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| 智富时代 | 2016第12期 |
黎诗诗 | 从情感过滤假说看外语学习中的学习者因素 | 校园英语 |
|
邓宇萍 | Poepera: A New Performing Art for Poetry | Verge and Version | 201603 |
邓宇萍 | 语料库AntCont软件的应用对《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》的分析研究 | 智富时代 | 201603 |
刘旭丽 |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女性观众的缺失 | 智富时代 | 201603 |
吴梦瑜 | 外语学习中中介语的形成与发展 | 科教导刊 | 201603 |
余青怡 | 词汇短语在英语学习型词典中的呈现研究——以《柯林斯英语高阶学习词典》为例 | 语文学刊 | 201603 |
唐嘉蔚 | 小说《傲慢与偏见》中话语的人际意义分析——以达西两次求婚话语为例 | 智富时代 | 201511 |
周静 | 从语法及语义角度对比分析英汉条件句 | 语文学刊(外语教育教学) | 201510 |
邓宇萍 | 倒映在光谱影像上的广州情 | 广州文艺 | 201509 |
罗舒云 | 旧城窄巷里的羊城科普 | 广州文艺 | 201507 |
刘曼玲 | 简约而不简单:伊丽莎白·詹宁斯诗歌中的孤独感 |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| 201507 |
杜瑾 | 基于语料库的同义动词搭配研究——以achieve,gain,obtain,acquire为例 | 韶关学院学报 | 201505 |
叶清清 | 中国翻译话语走向世界——评张佩瑶《中国翻译话语英译(选集)》 | 韶关学院学报 | 201501 |
杨嘉仪 | 翻译审查的类型与运作方式 | 语文学刊(外语教育教学) | 201405 |
钟曲莉,周静 | 购物场所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研究 | 湖南商学院学报 | 201402 |
唐亚琪 | 诗歌翻译的美学再现——评张广奎译《坎特伯雷故事集》序诗 |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| 201402 |
杨嘉仪 | 传统语法对词类的研究 | 考试与评价(大学英语教研版) | 201310 |
陈莲生 | “第三空间”视域下的典籍文化因子西传策略 | 文学教育(下) | 201308 |
曾文雄,陈莲生 | 试论才子书《玉娇梨》早期英译的西传特征 | 北京第二龙8下载学报 | 201306 |
戴冬苗 | 贫瘠的伦理——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《一个温和的建议》 | 西江月 | 201305 |
马宏 | 译者主体视角的文化传播策略——以许渊冲译《西厢记》为例 | 赤峰学院学报(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201305 |
周余筱 |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:动词doubt和suspect个案研究 | 西江月 | 201305 |
曾文雄,潘燕 | 论国际系统的翻译文化资本运作 | 镇江高专学报 | 201304 |
罗景凤 | 基于语料库的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文体分析 |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| 201303 |
罗景凤 |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《家葬》的会话含意 |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303 |
王雯 | 《花笺记》英译本误译类型及其成因 | 海外英语 | 201303 |
陈莲生 | 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——基于近十年《中国翻译》文献分析 | 西江月 | 201301 |
赖婷 | 目的论视角下的杨静远儿童文学译作《柳林风声》浅析 |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301 |
杨卫英 | 从意象图式视角解读西奥多·瑞特克的诗歌《在黑暗的时刻》 | 美与时代(下) | 201301 |
田恬 | 英语移就修辞格与翻译刍议 | 学园 | 2013第27期 |
姚伟杰 | 译者的理想与现实 | 赤峰学院学报(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201211 |
曾文雄,曹诚鹰 | “十大才子书”早期英译的西传模式 | 中国翻译 | 201211 |
梅星星 | 从柯林斯高阶学习词典看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 | 赤峰学院学报(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201210 |
梁亚帅 | 从利玛窦到阿瑟·韦利:《诗经》译介流变 | 鸡西大学学报 | 201210 |
杨卫英 | 我生活在希望中(翻译) | Verge and Version | 201209 |
曹诚鹰 | 论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陌生化——以《玉娇梨》为例 |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209 |
武海燕 | 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看经典译介的流变——以爱伦坡短片小说《丽姬娅》两个中译本为例 | 首都教育学报 | 201209 |
赵嘏 | 爱尔兰——叶芝诗歌的恒定主题 | 安徽文学(下半月) | 201209 |
杨卫英 | 从意识形态的变迁看经典译介背后的操纵力量 |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208 |
赵嘏 | 丁尼生的诗歌《鹰》完美性 | 金山 | 201208 |
江雪 | 论双语词典的使用 |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| 201207 |
李睿,赵嘏 | 诗魂探幽——从心理空间理论析《孤独的刈麦女》的诗人创作灵源 | 怀化学院学报 | 201207 |
李建秀 | 《水浒传》的绰号隐喻翻译及其文化资本传播 | 西江月 | 201207 |
黄晨 | 文化语境下的文本旅行——《洛丽塔》的中国之行 | 西江月 | 201207 |
羊盼 | 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看汽车商标的翻译 | 英语广场(学术研究) | 201206 |
黄晨 | 视域融合下女性主义译论的局限性 | 绥化学院学报 | 201206 |
曹诚鹰 | 十大才子书早期英译的西传模式 | 中国翻译 | 201206 |
张广奎,黄素因 | 反射与折射:在介质中穿梭的文学经典——论经典译介的流变 |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206 |
张广奎,王薇薇 | 跨文化语境下文学译介的创造性叛逆 | 长春大学学报 | 201205 |
梅星星 | 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 |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204 |
林燕华 | 论“功能加忠诚”视角下的《快乐王子》汉译本 |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| 201201 |
石丽华 | 翻译过程中的脚注问题 |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111 |
蔡桂成 | 论语境在翻译中的影响 |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111 |
徐彩华 | 从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的角度探讨成语中隐喻的翻译 |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| 201109 |
张广奎,李燕霞 | 从《激进的策略:媒体时代的诗歌创作》看帕洛夫的传媒诗学观 | 外国文学研究 | 201108 |
郑灵芝 | 跨越民族疆界 重塑民族特色 ——全球化语境下汉语疆界的模糊与文化翻译的重构 |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| 201108 |
孙莹 | 从《人生礼赞》译本看经典之流变 |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201108 |
罗明清,蔡桂成 | 认知视角下的英语教学 |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107 |
张亚楠 | 女性视角下看翻译主体性 | 科教导刊(中旬刊) | 201107 |
梁亚帅 | 伦理视角下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|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107 |
肖华 | 论实现“翻译‘多维度适应’”的语用顺应途径 | 宜春学院学报 | 201106 |
赵庆龄 | 语用学翻译研究概略 |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106 |
李婉瑄 | 网络新词的简洁性特点分析——以PENDULUM CLAN“钟摆族”为例 |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103 |
王薇薇 | 论《小杜丽》中的象征手法 |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| 201102 |
林燕华 | 《一间自己的屋子》中的“他者” |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101 |
孙莹 | 细摹 熔情 炼意 —— 谈意象在英诗中的功能 | 怀化学院学报 | 201010 |
洪丹虹 | 郊区的“家庭天使”——《革命之路》中家庭主妇的女性主义解读 |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院学报 | 201011 |
张广奎,李燕霞 | “诗无达诂”的艾柯诠释学思考 | 兰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011 |
王薇薇 | “忠实的女仆”还是“灵魂的伴侣”——从丽娜和许露丝的婚姻看妻子角色 | 西昌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009 |
李燕霞,张广奎 | 女性主义观照下的唐代宫怨诗 |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007 |